top of page
peterlfm

生病?可能是你細胞中的粒線體停擺了 /細胞中粒線體的作用

人體中的線粒體是細胞內的重要器官,它在能量供應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並參與到細胞的許多重要生物學過程,如果它不再正常運作,就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許多毛病。


每個細胞中都有成百上千個粒線體存在
粒線體的皺褶越多,就越能增加提供能量的效率

細胞中粒線體的作用粒線體通過氧化磷酸化過程,將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三磷酸腺苷(ATP),這是細胞主要的能量供應來源。此外,粒線體還參與調控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調節細胞凋亡等重要生理過程。粒線體具有獨特的結構,包括內膜、外膜和內膜空間,這些結構對其正常功能至關重要。總結來說,粒線體通過其獨特的生物化學過程,為細胞提供能量並參與多種重要生物學功能。

這其中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若是失調過低,並出現在血液中時就是所謂的低血鈣,輕微的缺鈣不會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惡化症狀會愈來愈明顯,包括記憶力變差、肌肉痙攣、手腳麻木、指甲變脆和骨折等。

另外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失調可能會對細胞功能和整體生理產生多種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細胞訊號傳遞異常: 鈣離子是細胞內重要的第二信使,參與調控許多訊號傳遞途徑,如細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當鈣離子濃度失調時,可能會導致訊號傳遞通路的異常,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

  2. 代謝過程受損: 鈣離子在許多代謝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能量代謝、蛋白質合成和核酸合成等。濃度失調可能會干擾這些代謝途徑,影響細胞的生理活動。

  3. 細胞骨架和運動功能受損: 鈣離子調節細胞骨架的組成和運動,影響細胞的形態和運動能力。濃度失調可能導致細胞骨架結構的改變,進而影響細胞的形態和運動性能。

  4. 細胞壁和細胞膜功能受損: 鈣離子是調節細胞壁合成和細胞膜功能的重要元素,濃度失調可能會影響細胞壁的結構和細胞膜的功能性,從而影響細胞的保護性和交流能力。

  5. 細胞死亡增加: 鈣離子濃度失調可能導致細胞凋亡(程序性細胞死亡)或壞死,這可能與細胞內鈣離子的自由濃度增加有關,造成細胞功能的急劇下降甚至死亡。

總結來說,細胞內鈣離子濃度的失調會對細胞的訊號傳遞、代謝過程、結構和功能產生廣泛且深遠的影響,可能引發細胞功能異常甚至細胞死亡,這對整體生理健康具有重要影響。

如果您有下列的情況,可能就是您細胞中的粒線體罷工了:

1. 心臟:心悸/2. 大腦:神智混亂/3. 肌肉:不自覺抽動、半夜抽筋/4. 牙齒:牙齒變軟/5. 動脈:高血壓/6. 自律神經:失眠/7. 一般神經:手腳末梢刺麻/8. 皮膚:變得粗糙暗沉、搔癢掉屑、長濕疹/9. 眼睛:模糊不清/10. 泌尿系統:頻尿。


牛奶中的鈣質最易被人體吸收,以補充粒線體運作失調的低鈣狀態
粒線體功能失調所導致的鈣離子偏低情況,可以多從食物中補充鈣質

要促進粒線體恢復正常運作,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法和策略:

  1. 提供足夠的營養支持: 粒線體的正常功能需要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的支持,特別是B群維生素、鎂和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E、硒等。確保飲食均衡,包含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全穀物和健康蛋白質源,有助於提供這些營養素。

  2. 進行適當的運動: 適度的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氧氣運輸,有助於粒線體功能的改善。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游泳、跑步等能增加氧氣供應,而適度的抗阻力訓練則有助於促進粒線體的生物合成和修復。

  3. 減少氧化壓力: 氧化壓力可能會損害粒線體,進而影響其功能。通過減少煙草和酒精的消耗,避免過量的紫外線暴露以及減少接觸污染物,可以幫助減少氧化壓力。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是指當自由基與抗氧化物比值間不平衡的狀態,尤其是自由基過剩的情況下,抗氧化物被過度耗損的失衡狀態。 體內氧化壓力的變化可以偵測抗氧化物的含量及活性、自由基攻擊細胞內大分子後的產物及產生自由基的酵素含量來獲得。

  4. 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身體修復和恢復功能的重要時期,也有助於促進粒線體功能的恢復。確保每晚7-9小時的高質量睡眠對於整體健康和粒線體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

  5. 考慮補充特定的營養素: 在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下,可能考慮補充某些有助於粒線體功能的營養素,如輔酶Q10、L-卡尼汀、D-核糖等。這些營養素被認為有助於增強粒線體的能量生產和功能。

  6. 保持適當的水合狀態: 喝足夠的水有助於維持細胞內外的水分平衡,這對於粒線體正常功能也很重要。


足夠的水可以使細胞內外保持平衡狀態,有利於粒線體的正常運作
多喝水是讓粒線體恢復正常運作的最簡單方法

總結來說,通過均衡飲食、適當運動、減少氧化壓力、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以及可能的補充營養素,可以幫助促進粒線體的恢復和正常運作。在有需要時,應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建議和指導,特別是在考慮補充營養素或進行複雜的治療計劃時。



2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